怎么看待当下我国饲料业现状?有人说正在走上升路,也有人说是适者生存。前者是直线上升路径,后者是点状上升路径。有没有一种情况是“S”状曲线? 可能一下子有点懵,什么是“S”状?通俗理解就是那句小品词“拐啦,拐啦”,立场不定,徘徊式上升路径。中国饲料业怎么就“徘徊”了?这就是今天笔者想说的——在“被告”与“原告”夹缝间的徘徊。 “被告”控诉词:幺蛾子就是你 “近期猪价持续低迷,主要原因在于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猪粮比持续下跌”,行情不好的时候,这仿佛已经成为我们的口头禅,那么,猪价和饲料到底有“几毛钱关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饲料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的上涨将导致供应曲线左移,制约生猪养殖行业的供应总量的增长。由于生产成本奠定了价格底部,成本的上升趋势将导致生猪价格重心不断上移。而目前我国生猪养殖的成本构成中,饲料占比接近70%!这个份额比例有点大,况且经过这么一分析,没错啊!还好意思说跟你没几毛钱关系? 看一组近期数据:6月23日至29日玉米平均价格为每吨2457.55元,较6月16日~22日每吨上涨13.5元,涨幅为0.55%;同比去年同期玉米价格每吨上涨114.81元,涨幅为4.9%。6月23日~29日豆粕价格小幅震荡下跌,豆粕平均价格为每吨3936.98元,较6月16日~22日每吨下跌28.66元,跌幅为0.72%;同比去年同期豆粕价格每吨下跌276.17元,跌幅为6.55%。而与此同时,去年同期猪价水平在豆粕一路走俏的情况下非常坚挺的“淡季不淡”。由此可见,猪价低迷是产能、供求等多方因素导致,但饲料绝不能首当其冲。“原告” 陈述词:我义谁来仁 唯美一点说,中国饲料业谈及定价权就是不能言说的伤,握也握不住的流沙。为什么这么说?生猪饲料60%为玉米,20%为大豆。中国是全球豆粕购买量最大国,年需求约8000万吨,其中80%靠进口,而进口又多是依赖美国期货定价,国内豆粕、豆油价格紧跟美国大豆价格走势。命根捏在别人手里,就算空有为养猪业输血的心,也没有造血的命。 再看看整个行业环境方面,且不说竞争日趋激烈、产能利用率低、品种单一等冠冕堂皇众所周知的情况,在这里只想着重提出一点,微利化。说起养猪业我们常总结为“我国养猪业已进入微利时代”,但是值得注意的,我国饲料行业,同样也进入了微利时代。要么怎么说“人跟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行业间也是如此。当一个养猪的说自己不赚钱,立马的获得一片感同身受的同情。当一个卖饲料的说自己不赚钱,结果立马就不一样了,“都说不赚钱,钱自己长腿跑了?”“你还不赚钱?哭穷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当前猪饲料利润一般在每吨120~150元左右,家禽饲料利润更低,一般一吨在100元左右。由于竞争激烈,势必带来单位利润的下降,饲料行业已然进入微利时代。自救已不易,且行且珍惜。 宣判词:共赢才能多赢 过去我们常强调在激烈竞争机制下,抢占市场先机首先要做到“品质赢天下”,那么在这个基础的升华就是“共赢赢天下”。饲料业作为养猪业的上游产业,相互支撑是共同发展的基础。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只有养猪业与饲料业互为市场,共同依赖发展,研究和摸索行情变化以及顺应其发展进程,才能立足不败之地,达到多赢的目的。 如果说夹缝间的游走是一个行业的尴尬,那也是全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利益决定立场,行业内、行业间不思考如何做到同兴衰,共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行业在这种“原告”与“被告”立场中尴尬游走,失去的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方向问题。
标签: 菌类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