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猪检查不出 和普通猪一样

英国首次用“基因组编辑”技术“造”出一头猪 17年前,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在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问世。现在,这个研究所再次宣布利用一种新的转基因技术“制造”出了有疾病抵抗能力的动物“猪26”。该技术比克隆技术更为简单,这或许意味着人类离转基因肉又近了一步。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造”出一头猪 “猪26”是首头运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制造”出来的动物,它4个月前在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诞生。 科学家们希望,这种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能让转基因的牲畜、家禽更能为大众接受,牲畜、家禽的基因工程是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对食物需求的关键。 “基因组编辑”的过程简单、精确,研究者们“剪断”猪的DNA,插入新的遗传物质,就能改变组成猪的基因组的30亿个碱基对中的一个。碱基对是形成DNA、RNA单体以及编码遗传信息的化学结构。 跟现有的转基因技术不同的是,这种“基因组编辑”的新技术不使用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反基因技术者们担心,使用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会产生对一些重要药物的抗药性。 根本查不出这是转基因猪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成功率为10%至15%,而现有技术的成功率仅不到1%,此外,“基因组编辑”技术能在不需要复杂克隆技术的情况下用于受精卵。 研究者称,“基因组编辑”过程跟天然的基因突变过程极为相似,因此通过检测“猪26”的DNA根本就不能分辨它是否经过了基因技术“改造”。 布鲁斯·怀特洛教授称:“除非你 事先知情,不然你根本不会知道猪26的基因突变是怎样产生的。基因突变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像猪26的例子一样,通过DNA编辑产生。基因组编辑技术能让我们摆脱抗生素耐药性,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让我们摆脱克隆技术。” 可能会令公众接受转基因肉类 “猪26”身上带有一种能使它对非洲猪瘟免疫的基因,来自欧洲的猪得上非洲猪瘟的话,会在24小时之内死亡。“猪26”身上的免疫基因来自于非洲野生猪,它们天然就对非洲猪瘟免疫,但它们无法跟欧洲猪繁殖出后代。 怀特洛教授表示,运用类似技术,可以让牛、羊等牲畜对很多疾病免疫。他还补充道,这种新的“了无痕迹”的基因技术已引起了很多商业公司的兴趣,国际监管机构已经在考虑如何对这种技术分类。 尽管在不久的将来,英国不太可能允许转基因肉类进入市场,但其他国家可能会制定较为宽松的规定。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经在考虑是否将一种转基因的大西洋(600558,股吧)鲑鱼划为“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这种鲑鱼经过基因技术改造,能较普通鲑鱼更为快速地生长。 科学家表示,转基因技术未来将成为满足全球日益增长人口的食物需求的关键,批准转基因大西洋鲑鱼进入食品市场可能带来数百种其他转基因牲畜、家禽申请认证。

标签: